我在文明实践站过端午暨移风易俗主题实践活动“点燃”三支渠

发布单位:旗委宣传部 发布人:云潇琪 发布时间:2025-06-06 点击量:286

欢快的广场舞跳起来,端午节的粽子包起来,移风易俗的节目演起来,乌兰牧骑的演出引人入胜,拔河的队伍拼尽全力,加油声、欢笑声飘荡在三支渠村的文化广场上......

5月29日,由旗委宣传部主办,旗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巴音宝力格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三支渠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同承办的“我们的节日·我在文明实践站过端午暨移风易俗主题实践活动”在三支渠村文化广场火热开场。

卫健委组织的医疗服务队把诊疗室搬在了村口,问诊、号脉、量血压,行动不便的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解决了闹心的小毛病;旗委统战部、司法局、社保服务中心的宣传、咨询台摆在了广场上,村民有啥涉法疑惑一问就清楚,养老保险政策不了解一讲就明白,邪教和宗教怎么去区别工作人员一一道来.......

群众的需要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活动就延伸到哪里。为了让大家度过一个充实欢乐的中华传统节日,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动巴音镇文明实践所、三支渠文明实践站在三支渠村开展了“文明实践迎端午 粽叶飘香传新风”主题端午节文明实践活动。活动将节日欢庆活动与移风易俗宣教相融合,让大家在节日的氛围中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移风易俗新理念。同时也为我旗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各类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提供示范。

在三支渠村三支广场舞队喜庆欢快的广场舞表演还让人回味时,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旗新时代文明实践星火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为村民们送上节日祝福的同时向大家发出移风易俗倡议,号召大家从我做起,自觉抵制高额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勤俭节约,让文明新风更浓厚,农村牧区展现文明新气象。

活动中,乌兰牧骑的文艺轻骑兵们为村民们带来了群舞表演《宴》,动人的旋律、优美的舞姿把大家带回蓝天映衬下的翠绿草原,带入把酒欢歌畅快淋漓;小品《这不是家事》演出了村干部工作的难和解决问题的巧,道出了村干部不为人知的辛苦与不易;旗委宣传部干部职工排演的三句半《移风易俗奏新韵》让移风易俗理念在嬉笑中走进大家脑海。精神文明建设知识问答在一问一答中让村民们再次学习巩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等知识。温故而知新,答对题的喜悦似乎在村民手中的小礼物也印上了答案。

温馨的端午节自然少不了粽子相伴,在裁判员的计时表按下那一刻,六人一组的包粽子队伍马上忙得不可开交,比速度、比质量,让参赛队员们不敢有丝毫懈怠。熟练工们手法娴熟地折叠粽叶、填米压实、系绳封口,动作一气呵成。新手们只能手忙脚乱地剪绳子、递绳子。在大家的分工协作下一个个散发着粽叶清香的端午粽逐渐垒成了小山。比赛结束后所有的粽子都被送到村里的为老餐厅,装满大家爱心的粽子在餐厅煮熟后将送给村里年长的老人和困难家庭,让他们在节日里也品尝到包有大家祝福的棕香。

“看,我答对两道题!”大娘晃动着手中的小礼物,一脸的欢心喜悦。“这样的活动你们多组织几次,全村的人都来了,热闹不说,有个头疼脑热顺便还能看看!”一直坐在场边的大爷虽然没参加任何游戏和比赛,但觉得坐在一边看看也很开心。

随着投壶游戏的结束,端午节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也接近尾声。在最后的颁奖环节,拔河、包粽子比赛中获奖的队伍依次领到了各自欣喜的奖品,大家在收获奖品的同时也收获了节日的喜悦,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正如旗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新闻在致辞中讲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文化记忆,每一个节日符号都镌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我们情感的纽带,更是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群众乐于参与的节日主题文明实践活动既推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也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得以传承和振兴,进一步丰富了我旗农村牧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旗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将持续探索节日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形式和内容,带动更多的农牧民群众参与其中,让文明实践延伸到群众需要的每一个角落。